《奋斗的时代》读后感
时间:2023-04-04 16:07:40
人总是在不断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发展,对于我来说,只要是能让我增长知识的书籍都是来者不拒,在刚刚阅读完王开林先生所著《奋斗新时代》一书,让我受益匪浅。该书集结了作者近年来发表在各大期刊上的优秀文章,分为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、“我们都在努力奔跑,我们都是追梦人”、“ 自胜者强,自强者胜”、“成功属于勇毅而笃行的人”四大章节,共含六十余篇文章。作品谈人生,谈世事,谈见闻,谈梦想,谈读书,谈勇气,虽然每篇文章看上去各自独立,但内涵或说特质其实是一致的,那就是表达了人生须乐观进取的观念。作品以个人视角切入,感悟奋斗之于个人、国家、民族的非凡意义;作品持一种洞明达观的态度,一直或明或暗地告诉读者,只有奋斗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,才是有价值、有意义的人生。所谓“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”,这部作品以“奋斗”为主题,奏响了自强不息、奋斗不止的强音,能够直抵人心,鼓舞人们在新时代凝神聚气,奋发前行。
读罢此书我让感触最深是有他的《时间与人》这篇散文让我陷入久久的沉思中,因为我总是在和时间赛跑,但是总是跑不赢时间,总觉得自己的时间太少。读了此文之后我才知道并不是我的时间太少,而是有时我没有把所有的事安排好,很多事在我的手里都显得仓促。
《时间与人》这篇文章里做了如下阐述,为我指点了迷津,“对于某些人而言,时间足敷所用。在三十岁左右,古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就率领大军征服了欧亚大陆上数十个国家,他死于三十四岁,功绩已足以彪炳史册。……一个人对待时间的态度就是他对待生命的态度。既然态度决定一切,我们就不妨欢迎高手来指点迷津。据说,谦恭的态度于事有补。”读罢我才明白对任何事都要有谦恭的态度,有了谦恭的态度则可以让自己该做的事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。正如文中所述的,“任何分配者都难免偏心,做不到一碗水端平,时间却天赋异禀,每天二十四小时,它不会欺负穷人苦人,削减一分半秒,也不会讨好富人贵人,增加一时半刻。有些人动辄抱怨时间飞驰,如白驹过隙,实际上,是他们的感觉出了偏差,只要把油门松一松,把档位降一降,悠闲的趣味就伸手可及,唾手可得。”此文将彻底颠覆我以前的那种,只要努力拼搏就会有收获的观点。因为人生除了有收获作出贡献之外,也要让自己的人生多姿多彩,要有意义,要让自己内心眷恋这个社会,眷恋人生。
学会谦恭对待每件事、每个人,当我们用谦恭的态度对待每件事,每个人。我们的内心是丰富的,是会有满满的满足感的。在工作和学习中,我们每每看到部分人非常非常的忙,这件事着手开始做了,但是这件事还没有结束,又想到另外一件事又亟待解决,然后匆忙又去处理另外一件事,在处理另外一件事的过程中,第一件事又需要一个结果,而这个结果又要得比较匆忙。所以第一件事所达到的效果将不尽人意,第二件事所达到的效果可想而知,也不会令人满意。这一轮番下来,自己搞的精疲力竭,但每件事都没有处理好。其实转念想想,虽然在处理事的过程中都比较匆忙,而且也力求想把事处理好,但是我们缺乏一种谦恭的态度。因为对事物缺乏谦恭的态度,所以才会出现第一件事还没有处理完,又着手处理第二件事,而第二件事没有处理完又返回来来处理第一件事。如果我们对我们所处理的每件事都抱有谦恭的态度。比如在处理第一件事的过程中,如果抱有谦恭的态度,就会觉得我既然着手做这件事了,我就一定要做出结果,才去做第二件事,即使到处理第二件事的时候时间不够,或者处理的结果不尽人意,但是至少第一件事处理的尽善尽美。因为第1件事处理的精神行为,我们内心就会有一种成就感。有了成就感,我们的内心才会有一种愉悦感,才不会觉得时间太过于偏心,总是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。
对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?只有当我们用谦恭的态度对待每个人,我们才能收获比尊重,被重视的满足感。
“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”、“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”。在奋斗的过程中,只有用谦恭的态度对待才能让我们倍感幸福,我们也才有精力去继续做奋斗者。